(通讯员:王燕萍)5月20日下午,安博(中国)本科教育质量提升研讨会在北校区I 区261隆重召开。会议特别邀请校长助理高新波、外语学科资深专家秦荻辉参加,外国语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杨跃、副院长马刚、党委副书记独国社、各系部负责人、教师代表及学生代表到会研讨。会议由外国语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杨跃教授主持。
本次研讨主题是针对学校本科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及5月19日学校本科教育质量提升工作大会开幕式上郑晓静校长和李建东副校长的大会报告进行讨论,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讨论拟定外国语学院本科教育质量提升计划。
马刚首先发言,他强调了郑校长提出的两个共识,即以人才培养为学校的根本任务,以本科教学为常规性中心工作。他具体分析了外国语学院的本科教学现状,指出学院既要努力抓好大规模的公共外语教学,又要着力建设好英语和日语两个本科专业,同时要强化英语竞赛基地的建设。针对大学英语课时面临缩减,英语和日语专业第一志愿报考率偏低从而影响招生规模等现实问题,学院上下应集思广益,找出制约学院学科发展的症结,制定出相应的有效举措。
外国语学院的前身---西电外语系的创始人秦荻辉教授发言指出,外国语学院负责全校各层次学生的外语素质教育,因而本院教师的师资建设和教师队伍的发展状况,对于西电学生整体外语素质的影响是巨大的。西电要想发展成为国际一流的名牌大学,学生总体外语素质的提高是重要的一个因素。为保障本科教育质量的提升,教师一方面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另一方面要努力钻研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
不少教师代表都谈到了学生的学风问题,指出现在很多学生进入大学之后似乎迷失了奋斗目标,学习动力不足。或许是因为中学阶段的过度学习,很多学生认为进入大学之后就应该放松,应该以玩为主。这样的主导思想导致了一部分学生自由散漫、学习态度不端正,缺课、不完成作业等现象时有出现,而面对辅导员的督促和要求,又产生抵触情绪。
学生代表也做了发言,英语专业大四学生陈勋邦表示,英语专业新生当中被调剂学生的态度比较消极,希望能够得到学院和教师更多的关注。同时,学生代表明确指出,他们喜欢对学生严格要求、原则性强的认真负责的老师。
针对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反映的问题,独国社为大家介绍了外国语学院正在进行的“三爱一守”学风建设活动,即爱专业、爱学习、爱生活、守纪律。学院负责学生管理的领导和相关老师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以帮助学生健全人格、培养自信、端正学习态度、稳定专业思想,譬如为英语专业和日语专业的本科生配备学习导师和心理辅导老师,同学之间相互帮扶,研究生助管对本科生进行帮扶,加强辅导员和任课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等。
随后,杨跃从大学英语教学和英语日语专业建设两大方面对学院的本科教学任务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提出了需要大家认真思考和深入讨论的重要问题。譬如,针对大学英语教学,在面临学分学时有待缩减的形势下,如何能够进一步完善自主学习和分级教学模式,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使大学英语学生更好地从该课程中受益?针对英语和日语的专业发展,在面临第一志愿报考率偏低、招生规模缩减的形势下,如何能够摆脱困境,增强专业特色,提升专业教学质量?能否试行“导师制”式的精英教育?杨院长指出,这些问题需要各系部认真研讨,集思广益,拿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
最后,高新波进行总结发言。他首先指出,各位与会代表的发言都十分中肯,大家能够坐下来,耐心细致地探讨教学问题,这是落实本科教育质量提升计划的第一步。高新波风趣地说,从本科教学课时数上来看,外国语学院是本科教学的第一大户,外国语学院的专职教师几乎都奋战在本科教学第一线,他鼓励外国语学院率先拿出本科教育质量提升的改革方案。他结合外国语学院的实际,从专业、教师、学生、机制四个方面进行了总结:提出外国语学院的英语和日语专业不同于外语类院校的语言专业,有突出的行业特色,同时具有师生比高、小班授课等专业优势,在今后的专业建设中,应注重发挥优势、强化特色,注重专业宣传和给予学生正能量的专业教育;学院教师应具有很强的责任心,应在搞好教学的同时进行学术研究,研究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的规律,以教促研,以研助教;外语专业学生应在一定的压力下学习,繁忙的学业反而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学生评教、同行听课等质量保障机制需要长期贯彻执行,高水平的教学需要有相对稳定的教学团队作为支撑。高新波重申,此次本科教育质量提升工作大会的目的是要让大家重新审视教学问题,回归大学本源,拿出有效的改革方案,切实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